前言:
市场消费需求萎靡,服装业营收在第一季度如期滑坡。
盘点几家运动服饰企业的情况,特步(01368-hk)主品牌零售销售增长(包括线上线下渠道)较上年同期录得20%–25%跌幅;361度(01361-hk)主品牌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录得25%-30%区间的跌幅;安踏体育(02020-hk)品牌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录得20%-25%的负增长。
各家数据均亮起了“红灯”预警,但也在市场预期之内。
(拍摄:中服网)
诚然,疫情的来袭让服装业瞬间沦为重灾区,尤其线下需求降至冰点,服装企业受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
后疫情期,服装业的恢复周期有多长?会否有报复性消费带来短期提振?都还是未知数。
1季度销售数据恶化
今年是服装业难捱的一年。
街道关闭的小店,商场稀稀落落的人群,萧条的行情让无数服装人难眠。
借用市场人士给服装人算的一笔账,往年1-2月服装业的销量要占全年的10%-15%左右,疫情将直接导致全年收入降低8%-10%。
营收收紧,每天血亏的成本也让服装人喘不上气。
即便是一家员工只有150人规模大小的服装企业,只房租、工资、水电、税收等支出累计1个月就可达100-200万。
疫情对服装业的冲击之大可以想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2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30.9%。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450亿元,同比下降15.8%,虽较1-2月份20.5%的跌幅有所收窄,但服装业情况仍在恶化。
3月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企业销售下跌34.8%至689亿元,较1-2月30.9%恶化390个基点。
1-3月,服装业整体销售跌幅为32.2%,成为继餐饮业之后下滑最为严重的行业。
事实上,除去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这些年曾一度被视为暴利的服装业早已疲态尽显,传统的零售模式在线上电商的迅猛发展下逐渐走在被遗忘的边缘。
电商的一些优势是线下实体店难以企及的,尤其在成本端,电商避开了实体店占比较高的租金支出,同时还能在价格及时间上,给予消费者更高的便捷度。
加之,随着人们消费观的改变,传统的线下实体店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面临着创意不足、品牌老化等难题。
由此,关店潮也成为市场上的一个普遍现象。
“报复性消费”会否提振服装业?
被疫情围困的服装业何时迎来增长拐点?
从经济学角度讲,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辆马车,在消费需求难以提振的前提下,服装业的销量实现增长有点难。
按此逻辑,短期内消费需求的释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周期的长短。
从当下情况来看,国内疫情虽有所好转,海外疫情却在加速发酵,倒流风险依旧存在,全球一体化无疑会将疫情周期拉长。
结合整体疫情的发展态势,市场乐观预计疫情对国内各行业板块的影响会延迟至6月份。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无数服装人惶恐不安的同时,也为其打开了转向线上销售的新视角。
直播卖货、生鲜到家、线上零售等都成为疫情期间的一抹新色彩,线上销售渠道迅速成为服装业的抓手。
以361度为例,其在疫情期将销售重点转移至电子商务平台,并发起“全员营销”的号召,新增“微信小程序”新场景拓展线上网络,以缓冲疫情对线下零售端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报复性消费”这一话题亦引发市场关注,疫情期被憋坏的消费欲会否在疫情后期迅速爆发?
复盘2003年非典时期,彼时服装业以线下销售为主,前期销售受到一定阻碍。后在7月随着疫情的逐步收尾,市场上前期被积压的购买力迅速得到释放,服装业的销售量获得大幅增长。
同时,为快速解决库存,商家展开了一系列的折扣优惠活动,服装业开始复苏。
截至2003年11月份,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销售总额达358.2亿元,较2002年同期增长22.3%,各种服装共销售18664万件,较2002年同期增长8.6%。
有观点认为,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消费者仍抱有保守心态,市场期待的报复性消费局面可能还没有达到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