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抚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生态养鹅、常见鹅病该怎样预防及治疗

2019/8/5 2:30:54发布116次查看
一、病毒性疾病
1.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1)发病原因 多发生于出壳后4~20日龄的雏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出现在7~15日龄的雏鹅,为90%~100%;15日龄以上的比较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30日龄后较少见,死亡率仅占10%。病雏鹅和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随病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周围环境。各种品种的鹅群都可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春、夏季多发。
(2)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种类型。
①最急性型 常发生于1周龄内的雏鹅,往往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或发病后,病雏精神呆滞,数小时后突然昏迷倒地,两脚乱动,不久死亡。
②急性型 2周龄内发病的雏鹅一般为急性。病雏精神萎靡、缩头松毛、步行艰难,离群独处,瞌睡,食欲废绝,喜饮水,严重下痢,排出黄白、黄绿色稀粪,粪便中多混有气泡或纤维碎片。口腔、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喙端发绀、噗色变暗,嗉囊中含有多量气体或液体。有些病雏临死前出现有神经症状,两腿麻痹、全身抽搐,1~2天衰竭死亡。
③亚急性型 2周龄以上的雏鹅多表现为亚急性,病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下痢,消瘦,病程可达1周以上,有的病雏可自愈但生长发育不良。
(3)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消化道,死于最急性型的病雏,小肠黏膜肿胀、充血和出血,急性型雏鹅,特征性病变是小肠的中段、下段尤其是回盲部的肠段极度膨大,质地硬实,肠腔内形成淡灰色或淡黄色的凝固物,外表包围着一层由纤维状渗出物和坏死肠黏膜形成的假膜。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胆囊明显肿大。脾脏肿大,肾脏肿胀,脑膜充血。
(4)诊断 根据本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的消化道病变,一般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诊断需借助实验室方法。
(5)防治措施 各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此病无治疗作用,因此主要做好预防工作。
①孵化过程做好消毒工作 对孵化室的一切用具、设备严格清洗、消毒。最好从非疫区无疫情的鹅群引进种蛋,不同地区种蛋不混孵。种蛋需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感染后的雏鹅不与新引进的种蛋或成鹅接触。育雏室定期消毒。
②注射小鹅瘟疫苗 母鹅在产蛋前1个月,每只注射1:100倍稀释的(或见说明书)小鹅瘟弱毒疫苗1毫升,注射后2周,母鹅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具有免疫力。母鹅注射小鹅瘟疫苗后,无不良反应,不影响正常产蛋。种母鹅接种1次,半年内所产的种蛋孵化的雏鹅免疫抗体可维持较高水平。
③免疫血清注射 在本病流行地区,未经免疫的种蛋孵化、出壳1~2天的雏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抗小鹅瘟血清,保护率可达90%以上。
雏鹅2日内皮下注射1:(50~100)稀释的鹅胚化雏鹅弱毒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0.1毫升。
(6)治疗
①可使用抗小鹅瘟血清,对发病的雏鹅2~3毫升皮下注射。病雏紧急预防,每只注射0.5毫升,保护率可达80%~90%。
②高免小鹅瘟蛋黄抗体,发病雏鹅每只注射2毫升。
③在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维生素b1、维生素c,帮助小鹅增强体质和恢复体能。
④对已发生小鹅瘟的病鹅群,可试用病毒灵口服,每日1~2次,每次1片,有时会有一定的疗效。
2.鹅的鸭瘟病毒病
鸭瘟俗称大头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1)发病原因 病鸭、病鹅和带毒的鹅(鸭)是本病的传染源。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是本病传播途径,被污染的水体以及饲料、饮水、用具等均是本病传播媒介。野鸭和飞鸟、某些吸血昆虫也可传播本病。病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眼结膜、吸血昆虫叮咬感染。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旦鹅群感染后,能迅速传播,引起大批死亡,是养鹅业中一种较为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鸭瘟的致病力较强,鹅与病鸭密切接触也会感染致病。各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鹅,均可感染。但以15~50日龄的鹅易感性高,死亡率达80%左右;成鹅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环境条件有关。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常在盛夏秋之际和秋冬季流行严重,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2)临床症状 通常情况下,鹅发病1~2周后,鹅群内就有少数鹅开始发病,3~5天内可遍及全群,整个流行过程为2~6周。患鹅突然发病,病初体温升高到42~43℃,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行动呆滞,羽毛松乱,两脚发软,伏地不起,翅膀下垂。眼睑水肿,流泪,眼周围的羽毛湿润,眼结膜充血并有点状出血,严重者上下眼睑粘连,形成溃疡。有的病鹅头颈肿大,鼻孔流有分泌物,呼吸困难,常摇头,排黄绿、灰绿或黄白色的稀便,粪中带血,常污染肛门周围羽毛。肛门水肿,泄殖腔黏膜充血、肿胀,严重者泄殖腔外翻。病鹅不愿下水,行动困难甚至伏地不愿移动,强行驱赶时,步态不稳或两翅扑地勉强挣扎而行,走不了几步,即行倒地,以致完全不能站立。成年病鹅多表现产蛋率下降、流泪、腹泻、跛行等症状,死亡率极低,但病程长。病鹅患病公鹅的阴茎不能收回。倒拎病鹅时,可从口中流出绿色发臭黏稠液体。一般出现症状后2~5天死亡,有的病程可延长。
(3)病理变化 鸭瘟病死的鹅剖检,全身组织器官、消化道黏膜出血。眼睑肿胀、充血、出血,并有坏死灶。皮下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
口腔黏膜主要在舌根、咽部和上腭及有淡黄褐色假膜覆盖,剥离后露出鲜红的溃疡。食管黏膜有特征性病变,上有数量不等的灰黄色假膜覆盖或有散在的出血点,假膜易剥离,刮落后留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溃疡。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或肌胃与十二指肠交界处有出血带,肌胃角质膜下有充血、出血,有时可见溃疡。整个肠黏膜呈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和小肠呈严重的弥漫性充血、出血或急性卡他性炎症,小肠淋巴滤泡集合点肿胀、出血,严重的形成坏死,形似纽扣状,表面覆盖一层灰褐色或浅绿色的坏死结痂,不易剥离,是本病具有诊断意义的典型病变。盲肠淋巴结稍肿、充血、出血,有散在的针头大灰黄色坏死点。泄殖腔黏膜充血和出血,覆盖一层不易剥离的黄绿色坏死结痂或溃疡。
心、肝、肾等实质脏器表面出现小点状淤血或出血,心内膜有出血点。肝表面有灰色或白色坏死灶或出血点。脾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呈花斑状。
(4)诊断 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做实验室检查。
(5)防治措施
①不从疫区引进种鹅,引进种蛋和雏鹅时,应详细了解当地疫情,严格检疫后再引进。引进的鹅应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经检疫观察无病后,方能混群饲养。
②饲养的鹅群不与发生鸭瘟的鸭、鹅接触,避免鹅鸭共养时共同使用被鸭瘟病毒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③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注意环境卫生,避免鸭瘟病毒污染各种用具物品、运输车辆等。对运动场、鹅舍、饲养用具及水池保持清洁卫生,定期用2%火碱、0.5%百毒杀等消毒。
④加强饲养管理,在日粮中注意添加多维素和矿物质,以增加机体的抗病力。
⑤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目前有鸡胚化鸭瘟弱毒疫苗和大鹅瘟疫苗。注意使用鸭瘟疫苗时,剂量应是鸭的5~10倍,种鹅一般按15~20倍接种。
(6)治疗
①发现病鹅应停止放牧,隔离饲养,以防止病毒传播扩散,隔离病鹅,对鹅舍、运动场及其他用具进行消毒。
②立即对鹅群紧急预防注射鸭瘟疫苗,做到注射一只鹅换一个消毒过的针头。
③发病后多喂青绿饲料,用口服补液盐代替饮水,连饮4~5天。饲料中应添加多维葡萄糖、维生素c等,同时使用适量广谱抗生素拌料或饮水,防继发感染。
3.鹅副黏病毒病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消化道传播为主的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传染病。
(1)发病原因 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但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15日龄以下的雏鹅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在90%以上,10日龄以下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达100%。随着鹅群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下降,部分病鹅可逐渐康复。该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和流行,不同品种的鹅都可感染发病。产蛋种鹅除发病死亡外,产蛋率明显下降。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水平传播,病鹅的唾液、鼻液及被粪便玷污的饲料、饮水、垫料、用具和孵化器、病鹅的尸休、内脏和下脚料及处理不当的羽毛等都是重要的传染源。病毒也能通过病鹅咳嗽和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也能通过鹅蛋垂直传播。许多野生飞禽和哺乳动物也都携带病毒。
(2)临床症状 病鹅初期排灰白色稀粪,病情加重后粪便呈水样,带有暗红色、黄绿色或墨绿色。精神不振,流泪,有鼻液,食欲减少,饮水量增加。病鹅行动无力,常蹲地,有的单脚不时提起,体重减轻。后期可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10日龄左右患病鹅有甩头、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病鹅多数在发病后3~5天死亡,部分病鹅可逐渐康复。
(3)病理变化 从食道末端至泄殖腔整个消化道黏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和坏死等病变。食道黏膜特别是下端有散在芝麻粒大小的灰白色或淡黄色易剥离的结痂,剥离后可见斑点或溃疡。食道末端腺胃及与之相连的肌胃起始端黏膜肿胀、糜烂,极易剥离。肠道黏膜上有淡黄色或灰白色芝麻粒至小蚕豆粒大纤维素性坏死性结痂,剥离后呈枣核形、椭圆形出血性溃疡面;部分病例小肠黏膜有弥漫性针尖样出血点或出血条斑;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盲肠和直肠黏膜出血、坏死。肝脏肿大、淤血、质地较硬,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脾脏肿大淤血,有芝麻粒大至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脑充血、淤血。肾脏略肿、色淡,输尿管扩张、充满白色尿酸盐。心肌变性、气管环出血,整个肺脏出血,肺部有针尖或粟米粒大甚至黄豆大的淡黄色结节。
(4)诊断 可以根据它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进行实验室病毒分离和鉴定。本病初期症状及病变易与小鹅瘟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
(5)防治措施
①严格的消毒制度和卫生防疫时预防本病的关键 平时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孵化过程的消毒卫生,经常对鹅舍及用具进行消毒。新引进的鹅必须严格隔离饲养,同时接种鹅副黏病毒病灭活疫苗,经过2周确实证明无病时,才能与健康鹅合群饲养。
②免疫接种 种鹅免疫:留种的鹅群在7~10日龄进行首次免疫,2个月龄时二次免疫。产蛋前2周再进行一次灭活苗免疫,在第三次免疫后2个月左右进行第四次免疫。使鹅群在产蛋期均具有免疫力。雏鹅免疫:经免疫的种鹅产下母源抗体正常的雏鹅群在15天左右进行一次灭活疫苗免疫,2个月后再进行一次免疫;种鹅未经免疫或无母源抗体的雏鹅,可在2~7日龄或10~15日龄进行第一次免疫,2个月后再免疫一次。
(6)治疗 鹅群一旦发生鹅副黏病毒病,应立即将病鹅隔离,死鹅烧毁或深埋。首先对健康鹅免疫注射鹅副黏病毒抗血清,再免疫假定健康鹅。
4.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由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和坏死性肠炎。
(1)发病原因 主要发生于3~30日龄的雏鹅。死亡高峰期为10~18日龄,死亡率在25%~75%,甚至100%。10日龄以后发病死亡的雏鹅有60%~80%的病例出现“香肠样”病变。
(2)临床症状 临床上一般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三种类型。共同症状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叫声不洪亮,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嗜睡,排稀粪,夹杂有黄色或黄白色黏液样物质,部分雏鹅排出的粪便呈暗红棕色。肛门周围的羽毛打湿,沾满粪便。病鹅行走摇晃或站立不稳,间隙性倒地抽搐,两脚朝天乱划,最后消瘦、极度衰竭,昏睡而死,死亡鹅多有角弓反张状。患病鹅生长迟缓,体重比正常对照组要轻一半左右。
①最急性型 病例多发生在3~7日龄雏鹅,常常没有前驱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即极度衰弱,昏睡而死或临死前倒地乱划,迅速死亡,病程几小时至1天。
②急性型 病例多发生在8~15日龄,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随病情发展,病鹅掉群,行动迟缓,嗜睡不来食,但饮水不减少。病鹅出现腹泻,排出淡黄绿色、灰白色或蛋清一样的稀粪,常混有气泡,恶臭。病鹅呼吸吃力,鼻孔流出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喙端及边缘色泽变暗。临死前两腿麻痹不能站立,以喙触地,昏睡而死,临死前出现抽搐,病程3~5天。
③慢性型 病例多发生于15日龄以后的雏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消瘦、间隙性腹泻,最后因消瘦、营养不良和衰竭而死。部分病例能够幸存,但生长发育不良。
(3)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肠道,并且具有特征性。各小肠段严重出血,黏膜肿胀,黏液增多。小肠后段开始出现包裹有淡黄色假膜的凝固性栓子。没有栓子的小肠段,严重出血,黏膜面呈红色。其他脏器可见皮下充血、出血;胸肌和腿肌呈暗红色;肝脏淤血呈暗红色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明显肿胀、扩张,体积较正常的大3~5倍,胆汁充盈,呈深墨绿色;肾脏充血,呈暗红色。
(4)诊断 本病与小鹅瘟极相似,需注意从流行病化、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仔细区分。确诊本病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
(5)防治措施 注意不从病疫区引进种蛋、雏鹅和种鹅。在疫区对鹅群进行免疫预防。
①种鹅免疫 在种鹅开产前使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小鹅瘟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间隔7~14天进行第二次免疫。
②雏鹅免疫 对雏鹅1日龄时,使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弱毒疫苗口服进行免疫,3天即可产生部分免疫力,5天可产生100%免疫保护。
③高免血清防治 对出壳1日龄雏鹅,使用“雏鹅新型毒性肠炎高免血清”或“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小鹅瘟二联高免血清”皮下注射0.5毫升,即可预防该病的发生。
(6)治疗 发病的雏鹅群,使用“雏鹅新型毒性肠炎高免血清”或“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小鹅瘟二联高免血清”皮下注射1~1.5毫升,治愈率可达60%~100%。
在治疗过程中,肠道往往发生其他细菌感染,在使用血清进行治疗时,可适当配合使用其他广谱抗生素、电解质、维生素c、维生素k3等药物,以辅助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5.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中某些致病性血清亚型病毒株引起的鹅的一种全身性或呼吸器官性传染病。
(1)发病原因 病鹅可从呼吸道、结膜和消化道排出病毒,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或同受污染的物品间接接触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最为常见,气候变化无常、相对湿度较高及饲养管理不善时,发病率最高。各种日龄和各品种的鹅群均具有高度易感性。雏鹅的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也可达到95%以上,其他日龄的鹅群发病率一般为80%以上,死亡率为60%~80%。
(2)临床症状 患鹅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仅饮水。拉白色或带淡黄绿色水样稀粪。精神迟钝沉,羽毛松乱,畏寒,身体常蜷缩,昏睡。部分鹅出现头颈肿大,歪头斜颈,在水中转圈等神经症状,尤其是雏鹅较明显。患鹅站立不稳,后退倒地。部分患鹅头颈部肿大,皮下水肿,眼睛潮红或出血,眼睛四周羽毛贴着黑褐色的眼眶,呈戴眼镜样。鹅单侧或双侧性角膜混浊,重者失明。有的病例鼻孔流血。
种鹅发病症状稍轻,产蛋率急剧下降,3~5周后又缓慢上升,破蛋、畸形蛋增多,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患病未死的母鹅一般在1~1.5个月后才能恢复产蛋。
(3)病理变化 鼻腔黏膜水肿、充血、出血,腔内充满血样黏液性分泌物;喉头黏膜出血,气管黏膜有点状出血。眼结膜、瞬膜充血、出血,角膜灰白混浊。心肌出现灰白色坏死斑,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心内膜呈现出血斑。肝肿大、质脆;脾肿大突出,表面有糜烂状灰白色斑点;胰腺斑点出血,透明或白色灶样坏死;肠膜灶性斑状出血或出血性溃疡。头部肿大的病例可见头部及下颌皮下呈胶冻样水肿。产蛋母鹅卵泡破裂于腹腔中,卵泡膜充血、出血斑、变形,输卵管浆膜充血、出血,腔内有凝固蛋白;病程较长患病母鹅卵巢中的卵泡萎缩,卵泡膜充血、出血或变形,显紫葡萄状卵巢。
(4)诊断 需经实验室病毒分离、血清学鉴定进行确诊。注意与鹅副黏病毒病、小鹅瘟、鹅巴氏杆菌病、鹅蛋子瘟、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鉴别诊断。
(5)防治措施
①鹅群接种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预防 首次免疫在雏鹅7~10天龄时在皮下注射多价禽流感灭活苗,隔15天后再注射一次。留种鹅在60天龄时进行二次免疫,产蛋前15~20天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每隔半年,在鹅群停蛋时再免疫一次。
②禁止从疫区引种,从源头上控制本病的发生 正常的引种要做好隔离检疫工作,最好对引进的种鹅群抽血,做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个体;无条件的也要对引进的种鹅隔离观察5~7天,淘汰盲眼、红眼、精神不振、步态不正常、排绿色粪便的个体。避免鹅、鸭、鸡混养和串栏。
③搞好环境卫生,对鹅舍、养鹅设备及地面等做好消毒工作,清洗后用2%~5%烧碱、0.1%~0.2%过氧乙酸等进行彻底消毒。水上运动场、用具要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产蛋房的垫料要常换、消毒。
④种鹅群和肉鹅群分开饲养 场地、水上运动场、用具都应相对独立使用。肉鹅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出栏后空栏要消毒和净化15天以上。
一旦受到疫情威胁或发现可疑病例,应立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扩散,及时准确诊断病例及隔离、封锁、销毁、消毒、紧急接种、预防投药等。
(6)治疗 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用抗生素可以防止并发或继发细菌感染。采用以下措施有一定疗效。肌肉或皮下注射禽流感高免血清,小鹅每只2毫升、大鹅每只4毫升,对发病初期的病鹅效果显著,见效快。
选择具有清热祛湿、解表驱风、凉血解毒、生津安神等功能的草药,如车前草、柴胡、连翘、桔梗各500克,红糖少许,煎汁去渣,可供300~500只雏鹅饮水,每天一剂,每剂2次,连用2~3天。
二、细菌性疾病
1.鹅巴氏杆菌病
鹅巴氏杆菌病也称霍乱或摇头瘟等,是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
(1)发病原因 病鹅、带菌鹅和周围其他带菌家禽或野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或皮肤伤口传染。鹅或其他禽发病后,可通过排泄物和分泌物排菌污染饲料、饮水、饲养管理用具、饲养人员等,从而造成本病的传播。苍蝇、蜱和螨等昆虫,也是传播本病的媒介。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病,但在高温、气候突变、潮湿、多雨的季节发生较多,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大、营养不良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成年鹅发病较多,幼龄鹅发病较少。
(2)临床症状 一般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
①最急性型 在死亡前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②急性型 精神沉郁,离群,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口鼻常流出白色黏液或泡沫,呼吸困难,频频摇头、甩头,腹泻,排出绿色或灰黄色稀便,有时便中混有血液,有恶臭味。1~2天死亡。
③慢性型 多出现在流行后期,病鹅腹泻、消瘦、关节炎和跛行等。死亡率较低,但对生长、产蛋率有较大影响。
(3)病理变化 最急性者因突然死亡,常无明显病变。急性者,主要病变是全身出血性败血性变化。全身黏膜、浆膜、心包膜、冠状沟和心脏都有小点状出血。肠黏膜充血、出血,布满小点状出血,肠内容物含有血液,十二指肠病变显著,发生卡他性肠炎或出血性肠炎。肝脏肿大,色泽变淡,质地稍变坚硬,布满灰黄色针头大坏死点。心包积水,肺充血及水肿。慢性者,鼻腔和上呼吸道有黏稠的分泌物或纤维素凝块。关节肿胀,关节面粗糙,关节囊增厚,内含有红色浑浊黏稠液体,有的有干酪样物质。
(4)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采取心血涂片或用内脏的器官组织触片,用美蓝染色或用革兰染色后镜检观察细菌的形态。
(5)防治措施
①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鹅的活动场所干燥、通风、光线充足,提高鹅的体质,增强抵抗力。严禁在鹅舍及鹅的活动场所附近宰杀病禽,严防污染环境,传播疾病。防止家禽混养,以免相互感染。
②免疫预防 使用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疫苗,2月龄以上鹅,每次肌注2毫升/只,两次免疫间隔8~10天,免疫效果较好。有条件的鹅场,可从当地发病鹅分离菌株,制成氢氧化铝灭活菌苗。使用时,育成鹅和成鹅每只肌注2毫升,免疫期3~4个月。
(6)治疗
①喹诺酮类 氟哌酸(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治疗剂量,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氟哌酸0.2克,充分混匀,连喂7天。环丙沙星,每升饮水中添加0.05克,连喂7天。
②磺胺类 常用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异[插图]唑,按0.4%~0.5%的比例混于饲料中喂服,连喂3天。停药2天,再用3~4天。或是在饮水中混合0.1%,连续喂3~4天。
③抗生素 链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及强力霉素等均有疗效。链霉素的剂量(鹅体重2~3千克)为每只肌内注射10万单位,每天注射2次。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40毫克给病鹅内服或肌内注射,每天2~3次,连用1~2天。大群治疗时,用土霉素按0.05%~0.1%的比例混于饲料或饮水中,连用3~4天。
④喹乙醇 按每千克体重用20~30毫克拌料喂用3~5天。
由于不同血清型菌株对药物敏感性不同,最好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鹅大肠杆菌病
鹅大肠杆菌又名鹅蛋子瘟、卵黄性腹膜炎,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在母鹅的产蛋期间发病,影响产蛋率,甚至死亡。主要特征是输卵管感染发炎,卵黄破裂,发生卵黄性腹膜炎。
(1)发病原因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也存在于健康鹅和其他禽类的肠道中,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引起感染发病。本病的发生与不良的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天气寒冷、气温骤变、青饲料不足、维生素a缺乏、鹅群过度拥挤、闷热、长途运输等因素,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各种品种的鹅均有易感性,成年母鹅群感染发病后,一般在产蛋初期零星发生,至产蛋高峰期发病最多,产蛋停止后本病也停止发售。流行期间常造成多数鹅只死亡,死亡率占母鹅发病总数的10%以上。公鹅感染后,虽很少出现死亡,但可通过配种而传播本病。
(2)临床症状 母鹅开产后不久,部分病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两脚发软,行走缓慢,常蹲伏地上,不愿下水。排黄绿色稀粪。病鹅眼球下陷,消瘦,脱水,最后衰竭死亡。公鹅患病后,阴茎炎性水肿或溃疡,出现化脓性结节和坏死,阴茎不能缩回泄殖腔,失去交配能力。
本病引起产蛋减少或停止,也常见软壳蛋,部分病例随泄殖腔排出蛋白和卵黄,肛门周围常被污染结成硬块。
(3)病理变化 成年母鹅的特征性病变为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淡黄色积液及卵黄块。内脏器官表面覆盖有带黄色凝固的纤维性渗出物,肠浆膜上有小点出血。卵巢萎缩、变性坏死,呈灰色、褐色或酱色等。输卵管黏膜发炎,有出血点及炎性渗出物附着,管腔中有破裂的卵黄凝块。
(4)诊断 根据产蛋季节以及多以产蛋母鹅发病为主,结合腹腔积液、腹腔的炎性变化及卵巢和输卵管的病理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段。确诊需采集输卵管分泌物及病变的卵子作病原分离和血清学鉴定。
(5)防治措施
①本病重在预防 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放养条件,避免鹅群在严重污染的塘、堰中放牧,减少传播机会。
②公鹅应逐只检查,发现外生殖器有可疑病变者应停止配种。有条件的饲养场,可进行人工授精。
③本病流行地区,每年产蛋前半月可用鹅大肠杆菌灭活苗进行预防接种,免疫保护期5个月。对已发病鹅群,接种剂量可适当加大,接种后5~7天病情即可逐渐得以控制。
(6)治疗 可选用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大肠杆菌易产生抗药性,最好作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也可用中药治疗,减少抗药性。
3.鹅副伤寒
鹅副伤寒是由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菌以外的其他沙门菌引起鹅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1)发病原因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带菌鹅所产的种蛋,孵化时可使胚胎死亡或雏鹅出壳后发病,并造成病原体扩散。1~3周龄的雏鹅易感性最高。成年鹅往往是慢性或隐性感染,成为带菌者。患病和病愈带菌并排菌的禽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鼠类和苍蝇等也都是副伤寒病原体的主要带菌者,对传播本病起着重要作用。沙门菌是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不洁的饮水、饲料以及健康鹅的呼吸道或消化道中都有存在,在低温潮湿、饲养密度过大、突然改变饲料配方等各种应激因素作用下,机体抵抗力降低,造成感染发病或流行。如卫生条件差或并发其他疾病等情况,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大大增高。
(2)临床症状
①雏鹅感染 经卵感染或出壳雏鹅在孵化器感染本菌,常表现为急性败血性经过,无任何症状而迅速死亡。以后感染的1~3周易感性最高,潜伏期一般为12~18小时。表现厌食、饮水增加,嗜眠呆立、羽毛松乱、身体消瘦,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流泪闭眼,病鹅腹泻,排粥状或水样稀粪,常混有气泡,呈黄绿色,肛周粪污。鼻流浆液或黏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常在1~2天内死亡。多数最后死亡,死前头后仰脚后蹬。病程1~4天。
②成鹅感染 成年鹅多呈慢性经过,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饮水增加,下痢、脱水。耐过鹅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出现跛行。
(3)病理变化 雏鹅最急性发病死亡的,往往无明显的病理变化。病程较长时,可见肝肿大、充血、呈古铜色,表面被纤维素渗出物覆盖,肝实质有针尖至粟粒大的灰黄色坏死小结节;肠黏膜充血、出血,其中以十二指肠较为严重,肠淋巴滤泡肿大,常突出于肠黏膜面,盲肠内有白色豆腐渣样物质形成栓塞。慢性病例表现肠黏膜坏死、溃疡。成鹅慢性病发生时,可见到卵巢、输卵管变形、发炎变化;或有腹膜炎变化,腹腔积水,有纤维素渗出和脏器粘连。
(4)诊断 本病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病变,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上述症状和病变。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变检查,只能作出初步诊断,必须通过病原学检查,分离病原菌并进行鉴定确诊。
(5)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最主要的方法是保持种鹅群健康,慢性病鹅不留作种用,立即淘汰。孵化前坚持对种蛋、孵化器的消毒。雏鹅与成年鹅要分开饲养,防止相互传染。加强对雏鹅的饲养管理,做好饲料、饮水、用具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发现病鹅,严格隔离,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6)治疗
①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均匀混在饲料中饲喂,用量为0.2%~0.4%,连用3天,再减半量用1周。0.05%~0.1%磺胺喹[插图]啉连用2~3天后,停药2天,再减半量用2~3天,也有较好的效果。
②可用沙星类药物进行治疗 环丙沙星:每升水中加入50毫克,饮水3~5天,或按每千克体重2.5~5毫克肌内注射。恩诺沙星:每千克饲料加入100毫克拌料喂3~5天,或每升水加入50毫克,饮水3~5天。氧氟沙星:按每升水中加入250~500毫克,饮水3~5天,或按每千克体重3~5毫克肌内注射,每日2次。沙门菌易产生抗药性,用药时注意交替使用。
③中药治疗 日粮中各添加3%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添加前研成粉末。或者用20%的大蒜汁灌服。
4.鹅曲霉菌病
鹅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禽类常见的霉菌病。本病特征是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小结节,又称曲霉菌性肺炎。
(1)发病原因 曲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如稻草、谷物、木屑、饲料、墙壁、地面、用具和空气中,都可能存在。本病多发生于梅雨的季节。污染源是受致病霉菌污染的木屑、稻草等垫料,发霉的饲料等。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雏鹅最易感染,常呈急性暴发,发病后2~3天死亡。日龄较大的雏鹅及成年鹅呈慢性个别散发,死亡率低。环境卫生不良,闷热潮湿而导致霉菌大量滋生,是促进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2)临床症状 病鹅食欲缺乏、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流泪、流涕,严重的喘气、咳嗽;体温升高,迅速消瘦、死亡。病程2~4天。
(3)病理变化 肺脏上有针尖大到粟粒大的灰白色或黄白色的结节,结节质软,有弹性,切开内容物呈干酪样,少数结节可以互相融合成大的团块。气囊膜浑浊、便后或有炎性渗出物覆盖,气囊膜上有数量和大小不一的霉菌结节,有时可见肥厚隆起的霉菌斑。胸膜上也有肉眼可见的成团霉菌斑。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了解有无发霉的垫料和饲料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查到霉菌,取病变结节或病斑,显微镜下看到菌丝或培养出丝绒状菌落。
(5)防治措施
①注意搞好鹅舍卫生,保持饲养场地通风干爽。垫料要经常翻晒,不使用发霉垫料。在选购谷物饲料时,要留心检查有否霉变和霉味。饲料及原料要妥善贮存,做到防潮、通风,经常日晒,避免饲喂霉变饲料,
②注意对垫草和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垫草消毒可用5%石炭酸、2%甲酚皂、1:2000硫酸铜溶液或1:1600的百毒杀等喷雾,维持3小时之后晒干备用。
(6)治疗
①用制霉菌素拌料,按每千克饲料中加入50万单位,连用5天。
②内服0.5%碘化钾溶液,每只鹅1.5~2毫升,每天3次,连用3~5天,或以1:3000的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3~5天。
5.鹅的鸭疫里默杆菌病
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杆菌病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7周龄的雏鹅和仔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和脑膜炎等为特征。
(1)发病原因 本病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飞沫和尘土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和蚊子叮咬等多种途径传播。在低温、阴雨、潮湿的冬春季节较为多发。多发于2~7周龄的仔鹅和雏鹅。本病的发生、流行以及造成危害的严重与应激因素密切相关。气候寒冷,阴雨,饲养密度过高,鹅舍通风不良,不及时更换潮湿的垫料,场地潮湿、肮脏、从温度较高的鹅舍转移到温度较低的鹅舍,从舍内转移到舍外饲养或池塘内放养,饲料配比不当,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运输应激,先前发生的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并发感染等因素均能诱导和加剧本病的发病和流行。本病可能与大肠杆菌病、禽出败、曲霉菌病、鸭病毒性肝炎、沙门菌病等并发。
(2)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的长短与菌株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应激等因素有关,一般为1~3天,有时长达1周左右。
最急性型病例出现于鹅群刚开始发病时,通常看不到任何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急性病例多见于2周龄的雏鹅,病程一般为1~3天。患鹅厌食,精神沉郁,软脚,行动迟缓,伏卧不起,咳嗽、打喷嚏,眼鼻分泌物增多,常使眼眶周围的羽毛粘连,甚至脱落,鼻内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堵塞鼻孔,呼吸困难。部分患鹅缩颈或以嘴抵地,濒死时的鹅摇头、震颤、转圈,角弓反张,尾部摇摆,抽搐而死。
日龄稍大的仔鹅(4~7周龄)多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病程可达7天或7天以上。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腿软弱无力、不愿走动、伏卧或呈犬坐姿势,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或头左右摇摆,难以维持躯体平衡。病程稍长或发病未死的鹅往往发育不良,生长迟缓。
(3)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是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心包液增多,心包膜增厚,可见数量不等的白色絮状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膜及其表面常可见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的纤维素渗出物。气囊混浊增厚,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呈絮状或斑块状,颈、胸气囊最为明显,可见胸壁和腹部气囊含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肝脏表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的纤维素性膜,易剥离。多数病例胆囊肿大,充满胆汁。有神经症状的病例,脑膜充血、水肿、增厚,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5)防治措施
①育雏舍要清洁卫生、干燥,并保持适宜的舍温、湿度,饲养密度,注意通风换气。保证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蛋白质的含量。
②1日龄雏鹅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b、维生素c,饲料中加入维生素a。
③肉鹅于4~7日龄在颈部皮下注射鸭疫里默杆菌—大肠杆菌油乳剂灭活二联苗,0.5毫升/只。在产生免疫前,为防止本病和大肠杆菌病的感染,必须在注苗当天至注苗后15天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药物,如强力霉素、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等,每隔3天投一次,以保证疫苗效果。
(6)治疗
①青霉素加链霉素,每只肌内注射各5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2~3天。
②硫酸丁胺卡那霉素腹部皮下注射,3万单位/千克体重,每天1次,连用3天。
在治疗期间,饮水中可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维生素b等,在饲料加入微生态制剂及复合酶制剂等,调整肠道菌群,有益于雏鹅的康复。
本菌不同血清型以及同型的不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大,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头孢唑啉、壮观霉素、青霉素等药物有比较一致和较高的敏感性。卡那霉素、红霉素、新霉素、氨苄青霉素、氟哌酸等药物对多数菌株敏感,部分菌株不敏感。
6.鹅念珠菌病(鹅口疮)
鹅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鹅的霉菌性传染病,特征是上部消化道(口腔、咽、食管与嗉囊)的黏膜形成白色的伪膜与溃疡。
(1)发病原因 幼龄鹅最易感。病鹅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原菌,被污染的水中和周围环境中都含有大量病原菌。本病通过消化道传染,口腔黏膜受损时有利于病原的侵入。病原也能通过蛋壳传播,饲养管理失调,环境卫生不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2)临床症状 患病鹅精神不振,缩头垂翅,羽毛松乱,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嗉囊松软下垂,挤压时从口腔流出酸臭气体或内容物。采食时吞咽困难,做伸颈动作。因消瘦衰竭而死亡。
(3)病理变化 口腔、咽部、食管、嗉囊黏膜有灰白色、白色或黄色的伪膜,伪膜与黏膜下粘连紧密,剥离后留下红色的溃疡面,并常波及腺胃。成年鹅可见口腔外部嘴角周围形成黄白色假膜,呈典型的“鹅口疮”。
(4)诊断病鹅上消化道黏膜的特征性增生与溃疡病灶,常可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
(5)防治措施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潮湿、拥挤。注意鹅舍通风换气,鹅舍定期消毒。
(6)治疗
①可用制霉菌素按50~10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连用3~5天。并在饮水中添加0.5%硫酸铜,连饮1~3周。
②口腔病变可用碘甘油或1%~5%克霉唑软膏涂擦,也可向食道膨大部注入2%硼酸水数毫升。
三、寄生虫病
1.鹅球虫病
鹅球虫主要是由艾美耳属和泰泽属球虫寄生于鹅的小肠内和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雏鹅的易感性高,患病严重,死亡率很高。本病主要特征是病鹅消瘦、贫血和下痢。鹅球虫是林地养鹅时一种重要的常发性寄生虫病。
(1)发病原因 能引起鹅球虫病的球虫有15种。寄生于鹅肾脏的截形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常呈急性经过,死亡率较高,其余14种球虫均寄生于鹅的肠道,鹅球虫病多以鹅艾美耳球虫为主,由数种肠球虫混合感染致病,常引起血性肠炎,导致雏鹅大批死亡。本病的发生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鹅肠球虫病大多发生在5~8月份温暖潮湿的多雨季节。不同日龄的鹅均可发生感染,日龄较大的以及成年鹅的感染,常呈慢性或良性经过,成为带虫者和传染源。
(2)临床症状 肾球虫病患鹅呈急性经过,精神萎靡,衰弱,腹泻,粪便呈稀白色,眼迟钝下陷,翅膀下垂,食欲不振或废绝,常衰竭而死。患肠球虫病的雏鹅和中鹅活动减少,食欲下降,羽毛蓬松,眼无神,喜蹲伏,不愿活动,渴欲增强,饮水后频频甩头,腹泻,排棕色、红色带有黏液的稀粪,常混有血液,数日死亡。
(3)病理变化 肾球虫病病变主要在肾脏,肾脏体积增大,表面有针尖大至粟粒大灰白色或灰黄色的病灶,肾小球被严重破坏,管内充满球虫卵囊。肠球虫病可见小肠肿胀,小肠黏膜点状或弥漫性出血,肠腔充满红褐色液体,肠黏膜脱落。病程稍长者肠道黏膜有红白相间的出血小点和坏死小点。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变化和病理变化,结合病原检查综合判断。
(5)防治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场地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粪便和更换垫草,并将清除物堆积使其发酵腐败,以杀灭球虫卵囊。饲养场地保持清洁干燥,不在低洼潮湿及被球虫污染地带放牧。禁止雏鹅与成鹅混群饲养。炎热多雨季节,应注意在日粮中添加药物预防球虫病。
②对球虫病感染鹅群应及时隔离病鹅,对饲养场地、鹅舍和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并及时使用抗球虫药物进行治疗。(6)治疗 一旦发病,立即采用药物治疗。
①氨丙啉 按150~200毫克/千克饲料,均匀混入饲料中饲喂,或按80~120毫克/升水,溶于饮水中,连用7天。
②氯苯胍 按100毫克/千克饲料,均匀混入饲料中喂给,连用7~10天。
③球痢灵 按250毫克/千克饲料,连喂3~5天。
④磺胺二甲基嘧啶 以0.5%混于饲料中喂给,连用3天,停药2天,再用3天。
⑤磺胺六甲嘧啶 以0.05%~0.2%浓度均匀混入饲料中,连用3~5天。
同时在饲料中加入鱼肝油和多维等,病情严重的鹅群可喂服维生素k止血,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等。
2.毛滴虫病
毛滴虫病是由鹅毛滴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1)发病原因 本病常多发于春、秋季节,幼龄鹅的易感性高于成年鹅。病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鸭、一些鸟类、啮齿类和昆虫也可以传播本病。主要为消化道感染,鹅通过食入污染毛滴虫的饲料或饮水而发病。尤其当鹅前段消化道黏膜受到破损时,更易感染本病。
(2)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5~8天,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①急性型 主要见于小鹅,病鹅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跛行,行动困难,长期蹲卧。吞咽、呼吸困难,腹泻,粪便呈淡黄色,消瘦。食道膨大部体积增大,头向下弯曲。少数病例有结膜炎、流泪。口腔和喉头黏膜充血,可见有淡黄色小结节。病雏常因败血症而死亡。
②慢性型 病禽消瘦,绒毛脱落,常在头、颈或腹区部出现无毛症状。口腔黏膜上常积聚有干酪样物,嘴难以张开,采食困难。
(3)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在口腔及喉头见有淡黄色小结节,有的病例因食道溃疡而引起穿孔。有的病变在肠道及上呼吸道,可形成疤痕而康复。当病变波及内脏、肠、肝、肺及气囊时,常可见坏死性肠炎和肝炎。肝脏肿大,呈褐色或黄色,表面有小的白色病灶。还常见胸膜炎、心包炎和腹膜炎和输卵管炎,卵泡全部变形。
(4)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初步诊断,实验室取病料涂片,镜检(直接镜检和染色镜检),能观察到虫体可确诊。
(5)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清洁卫生工作,雏鹅与成年鹅分开饲养,定期检疫。
(6)治疗方法 可用灭滴灵(甲硝唑)片,剂量按0.025%混饲,或灌服悬浮液1.25%悬浮液,每只1毫升,每天3次。口腔可涂碘甘油或金霉素软膏。
3.绦虫病
鹅绦虫病是由矛形剑带绦虫等多种绦虫寄生于鹅肠道内引起的鹅的一种寄生虫病,是雏鹅和育成鹅常见的一种小肠内寄生虫病。鹅矛形剑带绦虫的主要特征为下痢、消瘦、贫血和神经症状。
(1)发病原因 主要感染5日至5月龄鹅,常引起幼龄鹅发病和死亡。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夏季和晚春放牧季节。放养在河、湖、沟、塘的鹅,由于吞食含有感染性的似囊尾蚴的剑水蚤而发病。
(2)临床症状 鹅只感染矛形剑带绦虫后,使肠黏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发炎,虫体分泌的有毒物质对禽只的血液和神经系统发生毒害作用。病鹅精神不佳,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不振,喜饮水,消化不良,消瘦,贫血,拉稀,粪便先呈淡绿色,后变淡灰色,恶臭,混有黏液,带血和淡白色虫体孕卵节片。放牧时常呆立在岸边打瞌睡,或下水后浮游于水面上。严重感染时常出现神经症状,歪颈仰头,运动时摇晃不定,不断摔倒,两脚划地,角弓反张,最后衰竭而死。
(3)病理变化 消瘦,贫血,肝脏肿大、质脆,胰脏散在出血点。肠腔内有大量淡黄褐色虫体积聚,造成肠阻塞、肠扭转、肠穿孔。肠黏膜发炎、充血、出血,散在灰黄色结节,肠内容物稀臭,含有大量虫卵。
(4)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见到虫体节片即可确诊。
(5)防治措施
①在本病流行的地区,定期给鹅驱虫,以防止病原播散。每年春末和夏季定期给鹅群驱虫两次。不同日龄的鹅应分开饲养。
②消灭中间宿主 不在死水塘中放牧鹅群,以免与剑水蚤接触。已被污染的水塘,要放干水一次,以杀灭剑水蚤,对已感染鹅只的粪便,要收集堆积后进行高温腐熟发酵处理,消灭传播源。
(6)治疗
①硫双二氯酚 使用剂量为150~20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喂服。
②吡喹酮 使用剂量为1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喂服。
③氯硝柳胺(灭绦灵) 使用剂量为50~6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喂服。
④丙硫苯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5毫克,口服。
⑤用槟榔粉或槟榔片50克,加水1000毫升,煎成750毫升。每千克体重用10毫升,饮水或用小导管一次性灌服。
⑥取石榴皮、槟榔各100克,加水至1000毫升,煮沸1小时,加水调至800毫升。剂量为20日龄雏鹅1.5毫升,30日龄幼鹅2毫升,30日龄以上用2.5毫升,混入饲料中喂给或用胃管投服,2天内用完。
4.鹅裂口线虫
鹅裂口线虫是由寄生在鹅肌胃的鹅裂口线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对仔鹅危害最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
(1)发病原因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常发生在夏秋季节。鹅群感染率高达95%以上,主要发生于2月龄左右的幼鹅,感染后发病较为严重,常因衰弱死亡。成年鹅感染多为慢性,一般不引起死亡而成为带虫者。鹅裂口线虫感染性幼虫能在地面蠕动和水中游泳,鹅吃了含有侵袭期幼虫的草而受感染,也可以通过皮肤引起感染,幼虫经肺移行。鹅食入感染性幼虫后,经17~22天在肌胃的黏膜上发育为成虫。
(2)临床症状 病雏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不食,生长发育缓慢,贫血,腹泻,粪便带红色黏液。严重时步伐摇晃,呼吸困难,极度消瘦而死亡。虫体过多且饲养管理不当时可造成大批死亡。虫体少或鹅的日龄较大时症状不明显,成为带虫者和传播者。
(3)病理变化 可见肌胃发生严重的溃疡、坏死、变色呈棕黑色。剖检时可见到大量红色细小的虫体寄生在肌胃角质层较薄部位,部分虫体埋在角质层内。在腺胃和食道有时也可以找到虫体。
(4)诊断 在病死鹅的肌胃内找到虫体或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在粪中查到虫卵可确诊。
(5)防治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雏鹅与成鹅分开饲养,保护雏鹅免受侵袭。在疫区放牧场所要空闲1~1.5个月后再进鹅,在空闲期间应搞好环境卫生,对鹅舍进行彻底消毒。雏鹅从放牧开始,经17~22天进行第一次预防性驱虫,以后依据情况进行第二次驱虫。驱虫期间注意对粪便进行管理和消毒,并进行发酵处理。
(6)治疗
①盐酸左旋咪唑 按25毫克/千克体重喂服,隔3~7天驱虫1次。
②丙硫咪唑 按10~30毫克/千克体重混料,一次喂给。
③驱虫净 按40毫克/千克体重拌料饲喂,或按0.01%浓度溶于水中,连饮7天。
5.鹅嗜眼吸虫病
鹅嗜眼吸虫病是由嗜眼科的鹅嗜眼吸虫寄生于鹅的眼结膜囊和瞬膜下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以结膜炎和角膜炎为主要特征。
(1)发病原因 嗜眼吸虫虫卵通过中间宿主瘤拟黑螺,在水草或螺壳上形成囊蚴,鹅采食含有成熟囊蚴的水草或螺蛳而感染。本病对幼禽危害严重,我国南方多见,5、6月与9、10月是感染最严重时期。
(2)临床症状 患鹅流泪,眼结膜充血,并有小点出血或糜烂,或流带血的泪液。角膜混浊,出现溃疡,眼睑水肿,两眼紧闭,有黄色块状坏死物突出于眼睑,形成脓性溃疡。病鹅初期食欲减退,常摇头、弯颈,用爪搔眼。严重者失明,因采食困难,消瘦,最后死亡。成年鹅感染后症状较轻,表现结膜炎、角膜炎,患病母鹅产蛋量下降。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鹅时,见鹅的眼内瞬膜处有虫体附着。少则3~5条,多达数十条。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剖检患鹅或在病鹅眼内找到虫体可确诊。
(5)防治措施 防治中间宿主瘤拟黑螺等,杜绝病原传播;在流行地区,牧草应做杀灭囊蚴处理后再饲喂。
(6)治疗 用75%酒精滴眼。将鹅保定,用钝头金属棒或眼科玻璃棒扒开瞬膜,用药棉吸干泪液后,立即滴入75%酒精4~6滴。酒精对眼的刺激作用会引起暂时性充血,用环丙沙星眼药水滴眼即可恢复。
6.鹅棘口吸虫
鹅棘口吸虫是由棘口科的多种吸虫寄生于鹅的大肠、小肠、直肠和泄殖腔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1)发病原因 鹅食入含有成熟囊蚴的淡水螺而受感染。主要危害雏鹅,一年四季均可引起感染。
(2)临床症状 本病对雏鹅危害较为严重,棘口吸虫吸附在肠壁上,引起肠黏膜损伤、出血和炎症。病鹅食欲降低,消化不良,腹泻,粪中带血,贫血、消瘦,生长缓慢,严重病例由于极度衰竭而亡。成年鹅主要表现消瘦,体重下降,产蛋减少或停止。
(3)诊断 可采集疑似病鹅粪便用沉淀法或直接图片检查虫卵。虫卵呈卵圆形、金黄色,具有卵盖。
(4)防治措施 杀灭棘口吸虫的中间宿主,不喂含囊蚴的水草等。对鹅群进行预防性驱虫,可用丙硫咪唑,按10毫克/千克体重拌料喂给,每半月驱虫1次。对饲养环境、鹅舍、用具进行经常性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垫草及污物,驱虫后24小时内将清除的粪便作堆积发酵处理。
(5)治疗
①氯硝柳胺 按50~100毫克/千克体重拌料喂给。
②硫双二氯酚 按150~200毫克/千克体重拌料饲喂。
③吡喹酮 按5~10毫克/千克体重,混于饲料中一次喂服。
④丙硫苯咪唑 按10~25毫克/千克体重拌料喂给。
⑤槟榔煎剂 用槟榔粉5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剩750毫升,用纱布滤去药渣,剩下的药液按7.5~11毫升/千克体重,空腹灌服。

抚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