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学惠 李慧英
通 讯 员 杨梦幻
八月,骄阳似火。阜平“大枣第一村”——店房村的千年古枣林里,漫山遍野的枣树茂盛葱茏,颗颗翠绿的枣子如玛瑙般挂在枝头,泛着诱人的光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今年的枣势头不错,坐果率高。”8月2日,天刚亮,村民张贵来便匆匆赶往枣林除草,近几天的雨使地里的草疯长。“再过不到俩月,我这200多棵树上的大枣就全红了,等晒干了往军熙公司一交,能卖一万好几呢。”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想着这笔不小的收入,张贵来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儿。
眼见日头升高,张贵来收拾好农具往家走,此时已是早上8时左右。6公里开外的阜平县军熙枣业有限公司也开始忙碌起来,车间内30多名工人又迎来了一笔1500箱的大枣制品订单,拣枣、烤枣、做枣果干、称重、装袋……车间外,早有快递货车等待装货。
“军熙枣业”是北京市西城区帮扶阜平县的一家企业,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当地红枣、食用菌及农副土特产,总投资6000万元,目前一期投资3500万元。为尽快投产见效,公司2016年底注册成立,2017年经过3个月的挖山造地,硬生生把山变成了厂区,再经过6个月的紧张施工,于当年12月试产成功,该年收枣40万斤,38名店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来这里上班。如今,企业的“太行深处”牌枣干、枣茶、脆枣、枣夹果干等制品,经过线下和线上淘宝、京东、拼多多、酷店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看着公司进进出出的货车,68岁的保安杨瑞合非常自豪。“公司的大枣不愁卖,工人工资有保障,我和老伴儿的日子过得可舒心了。”杨瑞合说,他家有100多棵枣树,就在两年前,他们老两口还只能靠卖大枣、外出打零工勉强糊口。2017年,军熙公司落户店房村,杨瑞合成为公司第一名员工,月工资2000元。
店房村位于北果园乡,全村383户1100多人,2017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82户275人。该村历来便有种枣传统,所产的红枣皮薄、肉厚、核小、甘甜。全村枣林面积12000亩,年均产枣200万斤。“以前这些大枣要么被枣贩低价收购,要么烂在地上没人要,真心痛啊。”说起前两年,村党支部书记刘淑军非常感慨,“现在好了,军熙公司统一收购大枣,收购价格也高,一斤优质大枣大概七八块钱。十里八乡的枣农争着抢着把一筐筐的红枣送到公司收枣点。”
“优先收购当地农产品;优先聘用当地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拿出利润的5%作为扶贫专项资金;对60名无劳动能力、患有大病、二级以上残疾以及精神病无法享受国家兜底保障政策的村民,每月每人给予175元补贴。”这是“军熙枣业”与店房村签订的帮扶协议。仅补贴一项,公司两年时间已投入资金25万余元。
站在厂区,“军熙枣业”的办公楼、厂房后不时传来“哒”“哒”的马达声。总经理周月昌说:“那是公司依托临近京津石和雄安新区的优势,正在加紧建设的净菜基地,建成投产后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更希望通过言传身教,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他们增长见识,增长本领,从而实现自主脱贫。”
周月昌的话在杨国彦身上得到验证,42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目前负责制作枣干。工作两年来,杨国彦已摸清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并熟练掌握各种大枣加工技术,“刚开始,一窍不通,公司派人手把手教我,现在懂技术了,走到哪儿我都不怕。”
张贵来的女儿张丽娟,也从一名家庭主妇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女工,于她而言,每月1800元的工资实现了自我价值,也带来了成就感。“以前家里一个人挣钱,如今俩人挣钱,总算能攒点积蓄了。”张丽娟自信满满地说,“现在出去一说,自己挣钱自己花,那感觉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店房村有13个自然村,散落在方圆20平方公里的深山区,由于距离远,一些村民到企业上班很不方便。“村里的380户移民搬迁新村主体已经完工,新村和公司距离2公里左右,现正在精装修,年底就可以交钥匙,村民搬进新村后,村里要开通班车,大家上班就方便多了。”刘淑军说。
村里有产业,不愁脱不了贫。刘淑军说,企业的助力为我们脱贫创造了条件,村民的内生动力是脱贫的关健,这也才能有效防止返贫。店房村的千年古枣林有树龄千年的枣树327棵、树龄二百年以上的枣树8000多棵,近年来,村里围绕古枣林,做足“枣文章”:规划设计大枣文化博物馆、枣酒文化博物馆,建设枣文化浮雕广场,全面展现阜平大枣文化历史;开展个人栽植、认养枣树活动,并将该区域单独开辟出来,便于今后搞旅游、做采摘;逐步谋划枣酒、枣醋等产业……
靠着这枣林,店房村民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日子更如同树上的大枣一样,越来越“红”。